提到清朝,慈禧,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一个传奇人物。历经三代帝王,掌控大清王朝48年之久。最终,也没能抗住岁月侵蚀。光绪三十四年,慈禧抛下了年幼的皇帝,抛下了他统治48年,已经千疮百孔,内忧外患的大清江山,不甘地离开了她留恋的世界。
然而,就是这样一个在历史上,争议不断的幕后掌权者,她会如何选择自己的墓地,又是如何建造的呢?
在古代历史上,帝王们对自己陵寝的选址,都非常的重视。在他们看来选址的好坏,直接影响到国运兴衰的大事。所以,历代帝王们,都将皇陵选择在了,他们认为的万年吉地之上。
满清王朝,在入住中原之后,将他们心中的万年吉地定在了河北遵化的昌瑞山下。这里四面环山,三面傍水,在他们看来,这是一块非常难得的风水宝地,所以,将皇家的陵寝选在着了这里,修建了清东陵。
纵观满清王朝,埋葬在这里的皇帝,分别有顺治,康熙,乾隆,咸丰、同治等五代帝王,外加他们的后妃,共埋在此地的共有157人,而慈禧也是其中的一员。
慈禧,对于自己的陵寝有,着非常高的欲望。在她刚刚成为皇太后的时候,就急急忙忙地安排官员对她的陵寝,进行考察选址。当然,因为祖制的关系,她也只能在清东陵内进行选址。但是,慈禧那时才刚掌权,外部的形势也并不是太好。摆在他面前的几座大山,没有迈过去之前,修建陵寝,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。
首先,当时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,已经闹得清政府焦头烂额,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花费大量的金钱,修复陵寝,是没办法实现的。同时,捻军的农民起义军,也是声势浩大。这对清王朝而言,造成了巨大的威胁,是生死存亡之事。所以,在两件事没有平定前,慈禧也只能在脑海中,想想未来的规划,想一想,她百年之后的归属地。
其次,由于咸丰皇帝驾崩得过于突然,年纪轻轻,就突然离世。而此时,他的定陵还正在修建中。在连帝王陵都没有修建的情况下,作为帝王的陪葬陵的皇后陵,又如何谈起呢?所以,抓紧修建定陵,才是当务之急,而这对于前方战事吃紧,国库吃紧的情况下,也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。
所以,现实的情况是,摆在慈禧面前的这两座大山,根本就不是刚刚垂帘听政的慈禧,所能立即解决的问题,这事也只能往后拖。
直到同治五年,太平天国终于被平定,捻军也渐渐走向失败。而同一年,咸丰皇帝也终于被葬进了定陵。
机会终于成熟了。此时,已经32岁的慈禧太后,再也无法安耐住,她那颗躁动的心。憋了五年之久的想法,再次蹦了出来。于是,她找到了慈安太后,说起他心中的想法,谈起了陵寝之事。让她欣慰的是,最终,两人达成一致。很快,负责此事的官员们就被召唤而来,并安排他们前往东陵,为她们选择,属于她们的万年基地。为“房子”发愁的慈禧,终于迈出了第一步。
如果,让慈禧自由发挥的话,她肯定会选择一块风水绝佳之地。但由于祖制的原因,他们所能够自由选择的余地,并不多。毕竟,在当时,她也仅仅是皇太后,而且地位还要低于慈安太后半级。她也仅仅拥有提出了建议,最终选择权,却不在她掌握之中。
因为,在古代,无论是其他王朝,还是清朝。皇后陵,只能选择在皇帝陵寝附近的地方。所以,这就注定了,慈禧和慈安她们,在选择陵寝的时候,只能在定陵的附近。
而定陵的位置,在整个清东陵的西侧,往西就是一条水流湍急大河,是不适合建造陵寝的。那么,能够让她们选择的地方,也只有其他方向。在如此情况下,前往观测的官员,最终在定陵附近,选定了位于定陵东侧两个地方,一个叫做平顶山,一个叫做普陀山。
虽然,官员们虽然看好这两块地方,但是,他们也仅仅只有建议权。最终的抉择,还需要回去禀报两宫太后。
于是,他们就将这里的大概情况,回禀给了两宫太后。两宫太后,听了之后,虽然听他们说的天花乱坠,但还是没有心存疑虑。于是,第二年,就找来了恭亲王奕欣,让他带领精通风水的官员,前往现场再次考察一番。
后来,在一群人经过仔细的测量分析,认真地对比研究之后。最终得出的结论是,这两处地方,的确是上佳之地。于是,恭亲王奕欣,就将这个结果上报给了两宫太后。
对于,经过再次确认之后的结果,慈禧虽然认同。但是在她内心中,还是放心不下。直到同治十二年,清明节。慈禧及慈安太后,趁到定陵祭奠咸丰的时候,来到了官员们为他们选择的地方,进行了一场实地考察。
最终,她们看到两处,山川环抱、地势雄秀的两处位置,的确是一个上佳之地。这才将这两处讨论已久的地方,定为陵寝之地。将平顶山,改名为叫普祥峪,作为慈安的万年基地。将普陀山,改名为普陀峪,作为慈禧的万年基地。
至此,陵寝选址总算尘埃落定,但是如何修建,按照什么规格修建。又是摆在慈禧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其实,在选址的过程中,就陵寝的修建问题上。朝堂内部已经吵得沸沸扬扬。起初,在大臣们的设计中,计划方案为,同陵同寝。意思就是,两宫太后共建一座陵寝,共用一座地宫。但是,这个建议,很快就被慈禧给否决了。在她看来,这种规格太低,不符合她们的身份。
所以,最后,大臣们才又制定了同陵异穴的方案。意思就是说,同一座陵园里边,分建两个地宫,每人一个。而外边的宫殿,则共用一套。用现在话说,就是两房一厅,前边的院公用,后边寝室单独。
这种设计,按照实际的情况,应该是,比较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,也是比较合理的一种方案。但是,最终还是被慈禧一口否决了。在慈禧看来,这种规格,还是太低,不能满足她们的要求。当然,慈禧的潜台词是:我不满意!
在两套方案,连续被否定之后。负责此事的大臣们,就真的急了。在他们看来,这已经是非常合理的做法了。再退步的话,恐怕,真的要违反祖宗的祖制了。
所以,这些大臣们,在无计可施之际,就想到了慈禧面前的红人,醇亲王奕儇.。于是众人就前往王府拜访他,顺便也想摸清楚,慈禧心中的想法,希望醇亲王奕儇能够给指条明路。
不过,这次他们算是找对了人。作为最了解慈禧的醇亲王,很快就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。那就是,同时修建两座规格相同的陵寝。
同时修建两座皇后陵!这在清朝历史上,是从未有过的事情。虽然在清东陵已经修建了五座皇后陵。但是,他们分别处于不同的年代,修建的规格,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。但是一个帝王旁边,修建两座皇后陵,这是个创新之举。
醇亲王的建议,虽然前无古人。但在两次被否定之后,好似也别无他法。负责陵寝的大臣们,也只能接受这个建议。在他们心中认为,也许这就是慈禧想要的答案。
至此,众大臣们,总算是幡案醒悟。于是,就连忙回去,查阅调查了所有皇后陵的资料。将里边规格最高、最精华的部分。全部融合在了,这套双陵寝的方案之中。将满清王朝所有的皇后陵,无论是从设计还是待遇,亦或者能够享受的等级,全部整合,将这两座陵寝,意图打造成了一个标杆项目。
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这套方案提交上去之后,很快就获得了,两宫太后的首肯,纠结数年之久的陵寝方案,最终总算是尘埃落定。
同治十二年八月二十日五时,两座陵寝正式动工。六年之后,两座皇后陵同时完工。按速度而言,这是皇陵修建过程,时间相对较快的,如此浩大的工程,在如此短的时间内,建造完后才能,修建的大臣们,着实是花了心思的。
同时,花费的钱财也是巨大的,总耗费487余万两白银。其中,修建慈禧陵寝,花费白银227万两,慈安太后陵寝,花费白银260多万两。
建成了两座集清代后陵建筑之大成的陵寝。建成了清朝历史上,无论是规格,还是等级,都是最上乘的皇后陵,也是最特殊的两座皇后陵,统称为定东陵。